辅导孩子作业,突然就卡在了一道题上。怎么给他解释就是不理解。举了好多例子,以为他似乎懂了,落在纸上又是错的。讲了半天,错误的思路硬是一点没从他脑子里拿掉。之前忍住的脾气突然一下子爆发出来。就差抓起他狠狠地打一顿了。
(相关资料图)
在网上看的那些辅导作业而鸡飞狗跳的画面终还是在孩子才读一年级就开始了。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无限推迟的来到,或者最好不来。信心来自于幼儿园时期孩子的识字量和数学运算能力。我以为会一直优秀下去。突然发现孩子居然也有读不懂题,陷入自己思维陷阱的时候,才突然明白自己的孩子不过平凡一个。
过去觉得优秀,也许是评价标准太简单,也许是比较对象不够好,又或者是自己主观意见过于强烈。总之,在孩子启蒙阶段,会认一个字,会组一个词,都是令人欣喜的。
上了小学,班上同学也多了,新的评价标准提高了,一张试卷就像照妖镜,一下子就把孩子的问题照出来了。通过试卷错题率,量化出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正面告诉了我主观意识不愿接受的事实。在数据面前,我无力辩驳。
认清了不足,生气也没有用,只能是接受,然后想办法通过后天努力去弥补和提升。不能再由着事情按照过去路径发展,更不能仍存侥幸地不采取行动。
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自己。
当自己发现自己有不足的时候,恰是弥补不足最好的时机。每弥补一个不足,也向上提升一些。
更多的时候人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为自己优秀而骄傲自满。其实,难得发现的不足,就是人成长的阶段性困难。如同拾阶而上,不跨一台阶则很难到达下一台阶。
当然有了不足,也不该妄自菲薄,而是知耻后勇。不应该陷入到某种不足而出不来。
发现自己的不足是自己的自省力,说明自己希望自己变得很好。因此,必须支持内在的渴望,用实际行动去克服困难。
发现他人的不足是自己的学习力,说明自己有了良好的评价体系,希望他人也能过得更好。只是,别人困在局中,不可能一下子就清醒过来。最好的做法就是报以同情,默默地陪伴等待时机成熟。一旦时机到了,万语千言的伤只需要一句话便可治愈。
孩子其实比成年人更好改正过来。
首先,孩子容易屈从于权威;
其次,孩子更有空杯的心态,愿意学习;
再次,孩子没有固有习性和惯性思维。
因此,孩子的不足可以通过外力去改变,而成年人的不足更多只能依靠自己的醒。
成年人对外部刺激已经麻木,早已是温水里煮着的青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