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热点 > >正文

左手分红128亿右手定增160亿 通威股份举起“割韭菜的镰刀”?

(原标题:左手分红128亿右手定增160亿 通威股份举起“割韭菜的镰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边豪气分红一边发起巨额定增募资,通威股份的谜之操作,让投资者十分困惑。4月25日,通威股份一口气发了44条公告,主要内容为2022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报以及一份定向增发公告。

内容可谓“壕”气十足。数据显示,2022年通威股份实现营收1424.23亿元,同比增长119.69%;归母净利润257.26亿元,同比增长217.25%。今年一季度营收332.45亿元,净利润为86.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67%、65.59%。

更为抓眼球的还是高达百亿的分红。根据公告,通威股份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58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28.67亿元(含税),占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50.01%。

然而让投资者不解的是,通威股份还抛出一份高达160亿元的定增计划,比128.67亿元的分红,通威股份向市场多要了30多亿资金。

单从融资角度而言,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内部融资的成本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公司在为新项目融资时,将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的盈余,其次采用稳健的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

但通威股份在明明内部有大量盈余资金的情况下,选择了外部股权融资,违反常理。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通威股份货币现金为370.07亿元,资产负债率48.22%,短期内也无须偿还的大额负债,即便公司不实行定增,也能负担上述硅料扩产所需的资金。

显然,通威股份的先分红再定增方案不仅仅是考虑融资成本。而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大股东可以将大量账面财富“落袋为安”。从持股结构看,目前,通威股份控股股东通威集团持股比例为43.85%,实控人刘汉元持有通威集团80%股份,其妻子管亚梅持有20%股份,以此计算,此次现金分红约有56.42亿元归于实控人所有。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定向增发可将投资风险转嫁给外部投资者。按照发行计划,本次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意味着参与定增者可直接享有折价10%-20%的股票,而且持有6个月后就能上市交易,届时便可减持套现赚取差价,将风险进一步转嫁给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能够参与定增的无非是大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市场要质疑通威股份无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这样看来,通威股份虽然是定向增发,但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将承受大部分风险。根据公告,通威股份此次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将全部用于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

这样大规模的投资扩产暗藏风险。通威股份的业绩暴涨依赖于此前能源危机下硅料价格暴涨,尤其是2021年硅料价格从年初的8.8万元/吨,飙涨至年末18万元/吨上方,年内最高点超过27万元/吨,最高涨幅逾206%。

2022年硅料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运行。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价格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硅料价格开始逐渐回落,进入2023年国内硅料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价格从去年最高时33万元/吨降到最低时18.5万元/吨

截止4月1日,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0.4-2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0.88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4.31%;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0.2-20.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0.67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4.39%。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光伏企业还在加码投资扩产。据不完全统计,仅通威股份规划建设的多晶硅项目还有乐山三期(20万吨)、包头三期(20万吨)、云南保山二期(20万吨)等待建项目合计52万吨。另外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等头部企业也扩产计划,光伏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摆在台面上。(内容来源|商业华观)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