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一样的,经济下行风险,经贸摩擦加剧,内部矛盾激化。
此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难题,一个是失业率高企,而另一个则是在发展中,积累的矛盾。
(资料图片)
当前,全球各国都走上了贸易保护的逆全球化之路,于是平稳和谐的外部条件消失了,各国之间也变得冲突不断,摩擦频繁。
对于我们来讲,不光经济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过去积累起来的巨大产能也变得过剩,而产能过剩也就意味着劳动过剩,造成的局面就是失业加剧。
失业向来都是全世界最头疼的问题没有之一。
所以最近我们就把发展的目光转回到农村,因为现阶段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得靠农村来解决,农村能够成为吸纳失业人口的海绵。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就要问了,那农村缺的不就是就业机会吗?让大家都回农村,不是更找不到工作了吗?
众所周知,近些年大量青壮年务农群体的向外流动,导致了农业生产主力军的缺失,同时也降低了农村人口的平均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致使现代农业的发展受阻,农村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群体。
土地的产出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加速农村衰败,只剩下了生产价值极低的土地,没人耕种,自然也就抛荒了。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一针见血指出,现在全球粮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而真到了你拿着钱去买粮的时候,别人不卖给你粮食。所以真正要解决粮食安全只能靠自己,所以我们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不能碰,否则中国人没饭吃。
现在我们一提到农村,总能联想到就业差、机会少、教育医疗落后以及令人难以接受的封建残留观念。
特别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外出务工一个月的收入甚至比在家种地一年还要多,这样的农村自然是留不住年轻人的。
所以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提高大家的种粮积极性,就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因此,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不出大家所料,部署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稳产保供,也就是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此外,文件还提出,提高最低收购价,完善生产者补贴。
大家都知道,人是随产业转移的,所以除了单纯的补贴农业,其它例如教育、医疗、生态、文化,乡村方方面面都需要有效的改善,才难让一些曾经极力跳出农村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又主动回到家乡。
当前,城市内卷严重,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正在肉眼可见的减少,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年轻人也能从网络上,衍生出更多元的就业模式,比如电商、直播和内容型创业的自媒体,这些也助力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可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通过舆论引导提升人们对于农民以及农村的社会认可度。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同样的工作收入,城市工作就是比农村干活更加吃香。
前段时间,河北石家庄两名农民获评,“农民助理工程师”职称。
枫语认为农民与工程师这两者的碰撞结合,体现了我国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农民逐步走向职业化,令人振奋,可喜可贺。
相关职称的评定,也能够改变社会上对于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现代农民职业的社会 认可度 。
此外,我们必须要正视农民群体的付出,前段时间,枫语在网上还看到了一些针对农村养老补助的话题讨论,说什么农村人之所以养老金低,是因为没为养老金做贡献。
但问题在于,没为养老金做贡献,就等同于没为社会做贡献吗?
那些无私奉献、交过公粮的农民兄弟,难道是被人给忘了吗?